先找到10倍增长的市场,再付出10倍努力 - 91运营网
91运营VIP会员全新升级,尊享多项权益, 点击查看 >
X

先找到10倍增长的市场,再付出10倍努力

发布者: 91运营  4443

系统学习运营课程,加入《91运营网VIP会员》,开启365天运营成长计划>>

先找到10倍增长的市场,再付出10倍努力

假设所有的努力都能开花结果,同样是100倍的获利,先找出10倍增长市场,再付出10倍努力,和直接付出100倍的努力,哪个更好?

 

——当然是前者。收获一样,花的时间更少了。

 

和做产品、做投资一样,其实很多道理是互通的;我认识的几个做早期创业项目的投资经理,都是从产品经理转岗过去的。

 

在需求分析的时候,你研究行业、研究行业竞品,挖掘自家产品的和市场竞品的差异,梳理定位,一定程度上,你就是在审视这个市场。

 

在这个多元化的经济体下,你有想过利用自己的“职务之便”去多看几个有潜力的行业吗?

 

一方面,你能从别的行业中找到能借鉴的地方;另一方面,多一个角度多一个维度去横向对比整个市场和产品,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。

 

我们应该如何利用产品的思维去认识一个新行业,衡量它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参与的?

 

我介绍一个自己常用的方法,我称之为“市场挖掘机”

 

挖掘机分为三步,带我仔细拆解:

 

一、是否有头部流量?

 

流量这个词,似乎从进入互联网时代才慢慢被提起,但其实早在80年代中期,第一代信息分发媒体上线时,就早已存在。

 

只是那时候我们都习惯把这些用杂志的销量、电视剧的收视点、参与的人次来表示,所以流量并不是一个新东西,它已经客观存在很久了。

 

每个人进行某种行为的过程,就是流量本身,例如:你花时间去刷短视频,这个时候你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短视频的流量。

 

在我看来,流量就是时间的另一种表达方式。

 

我觉得大家对流量似乎有些什么误解,媒体也总喜欢吹嘘啥啥啥时候,流量正在暴增。

 

——其实这是不对的,既然流量是时间的一种形式,他的总量只和人口总数有关;而其他时候,流量会因为创新技术的普及,发生转换,但这并不代表有新增。

 

就像小明以前每天下午会看俩小时书,现在他每天下午看俩小时公众号。

 

流量并不是线上互联网产品所独有的,它在线下的场景同样存在;这里的流量多了,也就意味着某些地方的流量减少了——是吧?

 

所以很多增长黑客的项目,核心在于先分清楚你是需要把流量,从哪里转移到哪里。

 

既然流量在短期内是恒定的,那么你只需要观察每个人每天,有什么事情是需要花固定时间去做,而且是不得不做的。

 

先别管这些事是以什么方式去做的,只要有,这些流量在人口的加持下,就是顶级的头部流量。一个好的行业,甚至是一个好的市场,首要的就是具备顶级的头部流量。

 

二、用什么场景去承载,普及率怎么样?

 

场景是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,产品经理一定要对场景这个概念有着深刻的认知。场景是体现用户价值的地方,既是需求的试验场,也是体验的训练场。

 

脱离了场景去空谈用户价值,这是很致命的,这会导致你洞悉的需求,有可能是错的,你做的产品也有可能是空中楼阁。

 

举个很生动的例子:如果我把流量比喻作是人,场景应该是酒店、旅馆、加油站,而不能是收费站、售票处等。

 

为啥?

 

因为我们在收费站、售票处这些地方,几乎不会停留。

 

判断这个场景是否有效,是否有价值,要看这个场景能否具备沉淀用户的功能。

 

前面我们说了,流量的本质就是时间,那么场景所对应的就是一个时间的容器——他一定要是个容器,允许用户在里面停留,时间在里面消耗;而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过滤器,过去了就过去了。

 

为什么房子的价值这么高?因为它是每个人每天最大的时间容器,里面沉淀着生活、感情、工作和回忆。

 

随着科技的进步,场景这个时间容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变迁,新的容器也许比以前变大了,能沉淀更多的用户时间,就像现在的智能手机。

 

有些旧的容器再也沉淀不了时间了,也就慢慢被边缘化,这都是一个新容器向旧容器的普及过程。就像以前的博客和空间。

 

有了时间,我们就为时间创造沉淀的容器。

 

三、用什么模式闭环,是高盈利增长的关键

 

有了时间、有了沉淀时间的容器,就差把它们打包卖掉了。这一步是谈论商业模式的一步,但也是最虚无缥缈的一步。

 

不同的业务有着不同的商业闭环,往细里说也没有这个必要。

 

但从这些闭环的共性来看,与其说是看中了时间,还不如说是看中了时间背后的主人,第一个用来沉淀用户时间的容器大多溢价不高,没问题,咱们换个利润高的东西来接上。

 

反正你的时间都被沉淀在我的容器里了,我把容器的出口一堵,或者在出口的位置加上过滤器,你不还得从我这出去。

 

一进一出,低买高卖,只要转化率还在,这就是个高毛利的生意。

 

四、为什么行业会有朝夕阳之分?

 

从上面不难看出,一个行业从无到有整个兴衰起落无非就三部分:

 

  1. 拉更多的人头,意味着更多的时间(流量)
  2. 创造一个足够大的时间容器
  3. 在这个时间容器里接上足够多的其他容器

 

这三个层面分别是从用户、产品、功能三个维度去慢慢演进的,每个维度都会有一个瓶颈的指标,用来衡量在这个维度上,已经遇到了天花板。

 

可能你们有时会明显感到,某些巨无霸大型产品里面,总有些奇奇怪怪不知所谓的功能,你根本不理解这是用来干嘛的。

 

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,这都是用来冲利润的,因为它们已经处于第三步,正在为你所处的巨大容器里面,接入足够多的高毛利容器。

 

目的只有一个:努力扛出财报,收回前期烧的钱。

 

这不能怪他们,毕竟前两步已经做到瓶颈了;懂的人早在收割转移方向了,钝的人却还在努力地拉人头。

 

——像极了前期某两个单车企业故事里的爱恨情仇。

 

所谓的踩准了朝阳行业,就是在用户维度成长的雏形前加入,在功能维度的试错失败前退出,很多人常常自怨自艾命不好,没能像别人一样赶上时代的列车。

 

时代的列车这么多趟,每一班你都能错过;这不是运气,而是一种技巧。

 


勾搭小编微信号yujielin912,加入91运营官方社群,会运营的人都在这里了

加入vip会员
分享到:


扫码加入91运营社群